王下乡

昌江旅游化改造黎村苗寨,鼓励村企共建美丽乡村
发布时间2016-02-02

     昌江旅游化改造黎村苗寨,鼓励村企共建美丽乡村

      

   

    开工仪式现场(艾文 ) 

      

  

    妇女们拿着自己编造的凳子走在村路上,准备参加新居开工仪式(艾文 ) 

      

  

    村民们对新居新生活充满期待(艾文 ) 

    昌江利用青山绿水、民族风情等地理人文优势,采取集中资金、整村创建的方式,通过对两区一带一中心沿线文明生态村进行旅游化改造,以点带面创建美丽乡村,大力推动乡村游、探险游、民族风情体验游,促进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 

    据介绍,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集中在王下乡、七叉镇、石碌镇和叉河镇四个乡镇。工作任务主要为:改善道路、住房、通讯、饮水、医疗、卫生、教育等各方面基础条件;扶持贫困户发展鸡、鸭、羊、蜂、蚕等养殖业和花梨、沉香等种植业,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就业技能;整治环境卫生,亮化、绿化、美化;村务、财务、事务公开,和谐干群关系。为加强领导,确保实效,实行领导包村,单位驻村、干部帮户责任制,昌江县四套班子主要领导驻村开展工作。 

    深化改革,为整村创建美丽乡村工作注入了一股活力——昌江以开放的姿态,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参与和支持文明生态村及乡村游共建工作,先后引进海南天涯驿站旅游项目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瑞图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参与黎村苗寨旅游化改造工作,提高住房质量,提升环境档次,打造精品村庄。 

    共建资金来源于三个方面:政府投入、村民自筹、村企共建。政府投入的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改善、民房改造(含危房改造)、产业发展、技术培训等4个方面;村民自筹的资金主要用于在得到政府补贴的情况下按照政府提供的设计图纸改建自家住房;村企共建的资金主要用于修建环村道路、排水沟、挡土墙、饮水工程、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停车场、休闲活动广场、游客接待服务中心等有助于推进乡村旅游开发事业的项目。 

    从实际效果来看,采取村企共建方式对文明生态村进行旅游化改造,力度大,见效快,受到黎苗族同胞热烈欢迎。在919日上午举行的王下乡大炎村委会浪论村整村推进建设项目开工仪式上,身穿节日盛装的黎族妇女给参加工程开工仪式的副县长胡松送来了清凉的椰子水,用简单淳朴的方式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感谢之情。 

    县委、县政府要求浪论村建设工程必须提高规划、设计、建设标准。不仅要按照文明生态村的标准进行建设,还要按照美丽乡村的标准进行建设,要合理安排建房格局,突出做好亮化、绿化、美化工作,体现浓郁黎族风情。这个要求体现了昌江对文明生态村进行旅游化改造的意志和决心。 

    住房条件的改善,是衡量一个地区社会物质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地处偏远山区,是该县最为贫困的乡镇,黎族群众世世代代居住的,是船型茅草屋。对于王下乡党委、政府来说,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带领黎族同胞脱贫致富,是民生工作的头等大事。该乡希望借助旅游化改造,让村民在改善居住环境的同时,改靠天吃饭为靠旅游吃饭,走上脱贫致富道路。 

    此次整村推进建设项目是将整村搬迁到距现址1000米处的空地,新址面积53亩。县政府投入建设资金382万元,给农户每户补助6万元、10万元不等。户型分80平方米和100平方米两种,根据建筑面积,农户需自筹资金4万元或5万元,剩余不足资金由北京瑞图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承担,作为回报,该公司可承租经营旧村30年,对旧村进行旅游化改造,经营休闲农业,30年后无条件将全部房屋和其他附属物按实际状态归还村民。 

    瑞图公司为何要在边远山区搞休闲农业?瑞图控股(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恒芳介绍说,有两个原因促使我们这么做:一是浪论村山清水秀、民风淳朴,具有发展休闲农业的基础条件;二是瑞图明盛环保建材(昌江)有限公司落户昌江国家级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以来,受到当地政府多方关照,瑞图知恩图报,想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回报社会。他说,昌江瑞图公司以尾矿砂为主要原料,生产彩色路面砖、植草砖、透水砖等产品,都是绿色环保产品,浪论村旅游化改造,将采用昌江瑞图公司生产的绿色环保建材,让新居与当地青山绿水相呼应,充满黎族风情,使其成为海南省文明生态村、美丽乡村的典范。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村民们对新村建设充满期待,希望工程顺利推进。为了能在春节前入驻新房,大家正在积极筹措建房资金。村民张明阳为了筹集建房资金,卖掉了一棵生长11年的黄花梨树,得款4万元。 

    浪论村距乡政府约10千米,是大炎村委会所属的一个自然村,全村66288人,村民主要依靠橡胶和打零工获取收入,仍然处于贫困状态。据了解,2011年以前,橡胶价格好的时候,该村家庭平均年收入最少5000元以上。此后胶价下跌,家庭平均年收入只有2000元左右。村里外出务工人员有20人,其中男性6人,女性14人。 

    大炎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林新平向记者介绍说,浪论村山清水秀,浪论人热情好客。村子东边有条宽阔的河流,叫溪少水河。村民每日都在河里抓鱼摸螺。河岸边则种上了青菜和20亩山兰稻,其中2亩是红糯米。村民们会酿造醇美醉人的红糯米酒、山兰米酒,喝酒时配上鱼茶、肉茶、牛肉干、五脚猪肉干、野菜、木豆、芭蕉心、河鱼、小螃蟹、竹笋、南瓜叶、地瓜叶、田螺……每一样美食都让人胃口大开,端起酒杯,不开怀畅饮都不行。而且,村里男女老少几乎都会唱歌,吃饭喝酒时经常唱歌助兴,歌曲内容丰富多样,有助酒歌、爱情歌、摸螺歌、上山歌,甚至还有自创的《王下颂》等等。 

    记者采访时了解到,浪论村里有很多能人。村里有位名叫张春营的妇女,今年53岁了,是海南黎药界的名人,由于两次带领海南省黎药普查组进山采草药,海南日报记者曾经采访过她。她娘家是黎药世家,从曾外祖父那一辈起就开始上山采草药给人治病了,一直相传至今。她从15岁起就跟随母亲和舅舅上山采草药,会用草药给村民医治跌打损伤、感冒中暑、中毒腹泻等常见疾病。在张春营眼里,入得大山皆是药,甚至房前屋后、田边地头、林下沟边……一片叶子、一段枝干、一把草根、一朵毫不起眼的花儿,都可以入药,能给人带来神奇的意想不到的疗效。比如,外人看起来毫不起眼的茅草,以为黎族同胞只拿它作为盖房子的材料,岂不知,它还是很好的草药。张春营说:小茅草盖房子不易烂,大茅草盖房容易烂。把大小茅草混在一起整株捣碎外敷,可以治外伤和骨折;用来煮水喝,能消暑、解热毒。 

    据了解,浪论村有4位老人会用山上生长的红藤编织竹篓、用晒干的牛皮织牛皮凳,有18名妇女熟练掌握黎族纺染织绣技艺,有14位老妇人的脸上身上腿上留有至今无人能够解读的神秘的文身图案。浪论村老人多长寿,一位名叫林拜历的妇女77岁了,耳不聋眼不花,走路步履稳健,还能干家务活。 

    记者在村里采访时邂逅了中山大学的女博士生谷宇,她为了撰写题为《黎族社会文化》的博士论文,正在昌江黎族聚居的乡镇搞田野调查。她从一位黎族妇女那里借来一套图案精美的服装穿在身上,和村民一起参加了开工仪式。她说,黎族社会组织形式比较特殊,黎族文化很有特色。以建筑、服饰、乐器、生产生活用具为代表的物质文化和以歌谣、舞蹈、婚礼、祭祀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尤其值得深入研究。 

    近年来,王下乡实施民房改造和危房改造,村民全部从茅草房住进了砖瓦房。2008年至2010年,海南实施民房改造工程,王下全乡213户农民从茅草房搬进了砖瓦房或小平房。2011年至今,海南实施危房改造工程,王下乡308户被风雨毁坏的砖瓦房、小平房被拆除重建,居住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 

    黎族人民在千百年来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根据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建筑材料及技术水平, 因地制宜地创造了以船形茅草屋为代表的独具特色的房屋,被誉为黎族文化的活化石,是黎族人民智慧的结晶。然而,黎族同胞搬进砖瓦房之后,原来的茅草屋由于无人居住,很快残破损毁。在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非遗名录之后,如何保护继承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与旅游相互融合,成为一个重大课题。有专家指出,黎族文化历史悠久,传承有序,文物、遗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可以挖掘、开发利用的资源非常丰富。综合考察海南的各类文化资源,最有地方特色、最具文化魅力、最能吸引游客、最具开发条件的,非黎族文化莫属。从各地旅游景区接待情况分析,黎族的舞蹈、习俗、建筑、衣饰、手工艺品等最具海南味,对中外游客有莫大的吸引力。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黎族文化资源初步得到开发利用,一些黎族文化题材被陆续挖掘出来,变身旅游产品走向市场并被市场认可,让中外游客初步见识了黎族文化的魅力。浪论村,大山深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黎族小村庄,在不久的将来,会让远道而来的游客眼前一亮,觉得不虚此行吗?(来源:昌江新闻网 特约记者黄玉宁 通讯员艾文 谢晓娜 时间:2015-9-22 

    

 
主管单位:昌江县黎族自治县组织部   Copyright 2015 All Reserved   ICP号:琼ICP备15001852号-1
地址:海南省昌江县石碌镇昌江大道县政府办公大楼 邮箱:cjdjw@163.com — 海南信息岛技术支持 —
琼公网安备46902602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