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迫”,是黎语中“缺田少地,山高岭多”之意。2003年,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一个位置偏僻、条件艰苦名叫“牙迫”的黎族村寨,被整村迁出霸王岭自然保护区,在石碌镇安了新家,取了一个寓意美好的名字——“水富村”。十年过去了,这个整村生态移民的黎寨,如今发展得怎样呢?
近日,在水富村村委会办公楼前的大榕树下,村支书林文光把他经历的生态移民故事向记者娓娓道来。这个古老黎寨10年间从经济到观念上发生的深刻变化,正是“生态海南”织就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梦的一个缩影。
贫穷牙迫村:人与自然的双重困境
位于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深处的昌江县王下乡,群峰叠翠,林海浩渺,是我国热带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然而,它也是一个“美中不足”的地方:在森林覆盖率99%的背后,是全乡仅有1000多亩耕地,人多地少的严酷现实。多年来,王下乡黎族群众烧山种稻、焚山而猎、砍山为柴。原始的山栏稻种植方式,不但无法让村民“吃得好”,而且日益让脆弱的生态系统“吃不消”。
2003年,昌江在全省率先探索“生态移民”模式,将王下乡牙迫村整村搬迁到县城所在地石碌镇。60公里,10年光阴,彻底改变了这个昔日贫穷、封闭的黎族村寨。
“在山上的时候,要吃粮就是砍林、烧山以后种山栏稻,收获一年就撂荒,换一块林地再烧了种山栏稻。即使这样,一年亩产也只有不到500斤,根本不够吃,只能再去砍花梨木等珍贵木材,或者打猎换钱。”提到饿肚子,林文光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也尝试种过芒果、菠萝等,但由于道路不通,根本没人来收购,只能烂在树下”。
2003年以前的牙迫村,到底有多么偏远、贫穷呢?林文光想了想告诉记者:“那时从村里要徒步走30公里山路,大概5个多小时才能走到霸王岭,再坐汽车约30公里才能到县城。村里1997年才通电,2000年才有了第一台政府捐赠的电视机。全村都是住茅草房。附近没有学校,大多数孩子都不上学。最近的卫生所有9公里远,成年人也要走2个小时,所以孕妇生孩子只能在家找有经验的妇女接生,村民有病了就采草药吃。500多人的村子,有47个光棍找不到老婆,是有名的光棍村。”
一位曾参与牙迫村搬迁的干部告诉记者,当年他在山口等待迎接村民,看到他们拉出来的都是木头,“这几乎是当时村民们唯一的家当。”
整村生态移民:新模式带来命运转机
谈到当年的搬迁创业,林文光至今仍很兴奋:“2003年我担任村主任,政府让我去考察新村环境,看了以后感觉喜从天降:政府已经花了上千万元征好了生产、生活用地,还为每户村民免费盖起了砖瓦房,甚至连农具都准备好了。家家小院规划整齐,与山上阴冷潮湿的茅草屋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新村址距离县城只有10多公里,并紧邻石碌铁矿和华润水泥厂,可以为村民提供很多务工机会。大家一看都非常满意。”
在林文光等几十名党员带领下,全村的壮劳动力首先下山,从开荒打井开始,勤劳淳朴的村民们白手起家,在寓意“水丰人富”的新村址上一砖一瓦的实现着他们新家园梦。
“政府给我们免费发了香蕉苗,还派人进行技术指导,搬迁当年人均收入就超过了在山上的时候。第二年开年,政府开始给每个村民发放低保金,从开始的每人每月33元,逐步增加到现在的每人每月140元,此外还有每月60元的生态补偿金。政府还投入几十万元在村里建起一所标准小学,尽管只有42个小学生,县教育局依然配备了8个专职老师。上初中的孩子,则全部被安排在民族中学寄宿就读,不仅全免学费和食宿费,每月还可以领到75元的补助金。75元钱看起来不多,但在2003年的王下乡,几乎相当于一个人两个月的伙食费了。”
谈起水富村十年来的生活变化,林文光憨厚而又自豪地笑了起来:“变化太大了!10年前村里连手电筒都不是家家都有,更谈不上电器了。现在全村有124人在外务工,在家的村民也有了特色养殖、规模化种植以及生态补偿、低保补助等多种收入渠道。家家户户手机、电视、冰箱、洗衣机、电动车基本普及了。”
生活的巨大变化源自产业的兴起。林文光拉着记者来到合作社的“霸王山鸡”养殖场。在林间围网里,几千只小山鸡一群群跑来蔚为壮观,时而觅食嬉戏,时而飞上枝头。
“政府支持我们发展特色产业,县扶贫办送来15000只山鸡苗。村民不会养,又让‘昌江红丰饲养专业合作社’专门派技术员来指导,还帮助我们联系客户销售。村里养的‘霸王山鸡’生长期有6个月,口感非常好,每只卖70元还供不应求,已经成了昌江的一个农产品品牌。”
正在鸡场忙碌拌饲料的村民韩亚光也高兴地凑过来:“现在行情好,一只鸡可以净赚28元左右,山鸡蛋也卖到2元一枚。仅这一批山鸡10月份就可以纯赚42万元。下半年村里准备扩大养殖规模,目前正为贷款与信用社沟通呢。”
林文光告诉记者,随着山鸡养殖规模的扩大,他们又遇到了新问题:养殖量大了集中销售时价格受影响;量小了又供不应求,没法与大客户建立长期供应关系。他们总结出了经验:山鸡可以散养,但养殖户却不能成为“散沙”,一定要结成紧密的合作社,统一采购、统一制定养殖批次计划,使全村月月有货供应,逐步打造起“品质高、供应稳、成本降、收入增”的规模化特色养殖体系,“我们还准备动员村民将土地入股,进一步扩大特色养殖规模。”
观念变化:美丽黎乡对接时代梦想
在联村干部石碌镇党委委员李武看来,与外在的经济变化相比,牙迫村更大的改变来自于村民知识和观念的变化。
“2003年刚搬下山时,牙迫村是540多人,10年过去了,现在的水富村是570多人,人口总数基本稳定的背后,却是人口素质的根本性提升。”
据了解,从大山中搬迁出来10年中,由于经济、医疗、教育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移民村的人口素质发生巨大变化。过去考上高中都非常稀罕的牙迫村,短短四五年已经考出了13个大学生。2003年以前,全村只有一两个人外出打工,大多数村民想打工,却因为不了解外面的世界,没人带头不敢出去。搬出大山后,交通便利了,村民眼界开阔了,技能增强了,所以胆子也变大了。现在全村有124人在外务工,凭借黎家汉子的吃苦耐劳和聪敏好学,很多村民在走出大山后,经济收入都提高了很多。
今年34岁的村民林理华,在山里的时候因为家庭贫困,尽管成绩优秀却被迫中途退学务农。移民搬迁走出大山后,他抓住改变命运的机会,努力学习技能外出务工,逐步打拼成为三亚某公司的副总,并娶回了大学生媳妇,去年还回村盖起了300多平方米的楼房。村民的生育观念也发生了历史性转变。林文光自己就是个典型的例子:“我父母生了12个孩子,所以我对小时候的贫困和饥饿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尽管我从小学习很好,但因为家里人口多负担重,所以只念到初中就不得不回家务农了。如果当时有条件,凭我的成绩考上大学应该不成问题。过去我也认为多子多福,现在搬下山后我的观念完全改变了,知道人的素质比数量更重要。”
生态保护,使昔日的牙迫村实现了走出大山的发展梦;整村移民,让今天的水富村渐圆致富梦!
(郭嘉轩 林信焰 曾高文 )